Q1:什么是结构布线系统? Answer: 结构布线系统泛指整个电缆及接插件组件,用于一幢大楼内所有语音、数据及多媒体应用。为确保所有组件的性能表现,整个布线体统必须按国际有关标准进行设计及施工。结构布线系统的基本原则是要将整幢大厦完全布线,确保用家具备30平方米的可用工作面积。而这个可用区一般被称为工作区,一个工作区可提供一个数据接口及2个13A电源接口。最早规范结构布线系统源于1991年2月所公布的EIA/TIA 568提及有关商业大厦通讯布线标准。而这个标准亦相继由ISO/IEC11801所取代,而新标准增加了链路性能要求,这个标准清楚规范于每个级别的最低链路性能以确保有关应用能够获得支持。一个结构布线系统提供了一个既廉宜又具弹性的方法去传输语音和数据。它提供了极为灵活的方法去将系统升级及作任何线路变更,而不需要重新铺设电缆。
Q2:一个结构布线系统的主要组件是什么? Answer: 一个结构布线系统包括了数据出口,而这个数据出口由放置于标准面板上的1个或2个RJ45接插件组成,这些接插件亦可以安置于表面安装盒上。每个数据接口可通过双绞线连接至分线器上,这种布线被称为水平布线。一个布线系统可由非屏蔽电缆(UTP),或屏蔽电缆(STP或FTP)组成。而所有水平线缆都会通过接插模块连接至用户出口。一个分线器与用户出口的长度按照EIA/TIA及ISO标准是不能超过90M,有关标准同时允许长度不超过10M的跳线放置于工作区。所以整个布线长度应保持不超过100M。于分线器上,4对双绞线会被连接至配线架,而这些配线架一般由IDC接插件组合而成,可让双绞线于配线架的后面进行端接,而留下RJ45接口放置于配线架的前面。这些配线架一般会外挂于墙上或放置于19英寸机柜内,这些配线架可提供16,24,32,48及96 RJ45接口。基本上,所有配线架都由110接插件制成,提供8针RJ45接口。可方便水平电缆有条理地端接。基本上配线架及接插件提供下列功能:让跳线与水平线缆连接,让网络设备与UTP网络连接,追踪布线系统内的任何线路,用于测试及监控网络运作性能表现,用于改动任何接点线路,分线器会通过主干电缆连接至主通讯间,这些主干电缆一般为大对数铜缆或光纤电缆,于大部分的布线系统里4至12芯的多模光纤电缆会用作主干数据传输,而25,50或100对的UTP双绞电缆会用作主干语音传输。 一般机柜会放置数据网络的所有设备,视乎设备的性质,数据通道有2种方法提供网络设备的每一个数据通道都会提供一个RJ45接口,同时提供通道予电缆直接与配线架连接,而有些网络设备或会提供另一种25对的Telco接口,可同时提供12条数据通道。 虽然IEEE802.3ab千兆网制式已经公布,许多厂家亦已开始提供有关应用配件。但业界仍考虑如何确保现有的布线系统可以支持不断更新的网络应用,而TIA及ISO机构亦不断提供测试标准,以确保所有新一代应用能够被顺利支持。
Q3:为何需要在墙上安装通讯模块? Answer: 如果没有在墙上安装通讯模块,你最好在工作区内预留足够电缆,以便日后方便你搬动工作站时可能需要更多的电缆。因此,可能会影响美观。如果在墙上配备了通讯模块,你只需要长度适中的跳线将模块与工作站连接在一起。如果日后需要改变工作站位置,你只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跳线,既快捷又方便。一般来说,在一个布线系统中电缆是最容易耗损的。如果配置了模块后,则只有跳线会较易出现损耗而影响性能表现,而更换跳线比更换电缆简单的多。 一个通讯模块套件包括数个部件,其中包括安装盒、RG45插座、面板等,面板具有标准的讯息出口,而安装盒的设计与电力配件的安装盒大致一样,它主要用作固定面板位置,并会留一些空间予电缆。信息模块套件的前端是RJ45接口,而后端是以568A或568B色码的110接插件。一般来说,面板信息块所采用的接线制式必须与配线
Q4:为何需要用配线架? Answer: 配线架的作用是让水平电缆可以向通讯端自由连接。当然,你也可不采用配线架,直接将RJ-45通讯模块与分线器直接连接。但若配备了配线架,你会更容易利用配线架上的识别条来了解电缆是如何分布的,你可能会询问为何不直接将识别条放在电缆上,那是因为电缆上的识别条往往难于辨认,且容易剥落而无法追踪电缆去向,配线架对电缆的管理有很大的帮助,配线架的后端配置110接插件,而前端则配置RJ45接插口,RJ45接插口可让跳线将配线架与集中器连接在一起,110接插件分为568A或568B制式,注意:配线架与墙上的信息模块的接线制式必须一致。
Q5:我们为什么使用110向下插件式分线盒? Answer: 向下插件式分线盒是配线架的前身,向下插件式分线盒曾经在4Mbps的令牌环网和以太网中十分常见,但是却一般不能够支持5类布线。下面部分将讨论66类向下插件式分线盒以及它们在电话网络或者本地对话网络中的应用。 66类向下插件式分线盒用来解决电话电缆布线。66类分线盒解决了在不通过集线器(HUB)的情况下如何让几根电缆互相连接。例如:从电话公司只有1个接入口但却需要将它连接到若干不同房间的情况。
Q6:为何需要分线器? Answer: 严格来说,以太网分线器不属于布线系统的一部分,但每一个网络都需要配置分线器。分线器又被称为中继器,主要用于网络上,将信号放大,但不会给通讯带来任何影响,是非常廉宜的接线器材.
Q7:为何需要跳线? Answer: 跳线是用作连接集线器(hub)及配线架 、工作站与通讯模块。跳线的长度应尽量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除此之外,可尝试利用不同颜色的跳线去识别各种应用,而用于工作区的跳线应预留一定长度,以方便日后变更工作站位置。
Q8:什么是568A标准? Answer: ANSI/EIA是其中一个国际标准,规范布线系统不同分类的双绞线所能支持的数据速度,有关标准清楚说明不同分类的电缆应采用的绝缘及护套材料,接插件的外型设计等。
Q9:什么是五类标准? Answer: 五类标准规范一个布线系统若需要支持100Mbps的数据速度所应具备的性能指标。一般来说,五类系统会通过非屏蔽(UTP)或屏蔽(FTP)电缆组建而成,标准也规范一个网络如何于100MHz范围连到100Mbps的数据传输速度。
Q10:什么是超五类电缆? Answer: 五类电缆只会采用二对铜芯作传输,一对作为发出讯息;另一对用作接收讯息。而快速以太网则需要利用四对铜芯作数据传输,所以需要采用提供四对铜芯传输的超五类电缆。超五类电缆提供一系列的测试标准,如提供四对铜芯传输,而其中会特别针对远端串扰的性能表现,以确保网络可支持千兆网运行,而超五类电缆强调累加功率性能表现,以提高电缆性能的稳定性。 超五类电缆可支持100Mbps的数据速度,因而比五类电缆支持更高速的传输协议。
Q11:什么是六类及七类标准? Answer: 六类产品可支持250MHz的传输频率,一般会采用UTP或FTP/SFTP屏蔽电缆及RJ45通讯模块,它提供一个千兆网的极佳传输平台,千兆网采用更为准确的编码制式,而七类布线系统会采用全屏蔽(单独屏蔽加上总屏蔽)电缆与全新非RJ45通讯模块以达到600MHz的传输频率。
Q12:什么是累加功率(Power Sum)? Answer: 在五类标准推出初期,测试会只针对电缆上任何二对铜芯之间因信号耦合而产生的串扰,而累加功率(Power Sum)是指在使用多线对(超过2对)来传输信号时,第一对线受到其他对线的NEXT串扰的总和。累加功率数值对于千兆网传输非常重要,因为于千兆网远行时,每对电缆都会被同时使用传输信号,因此必须考虑多线对之间的耦合效应的总和。
Q13:为何应采用六类产品去代替超五类产品? Answer: 采用六类布线系统可确保网络性能顺利过渡至千兆网或万兆网。虽然超五类产品已足够应付1000Mbp的数据速率,却未能确保支持超过千兆网的其他性能要求,六类产品可于250MHz频率下稳定运作,并提供更高余量及使网络具有足够的升级空间。
Q14:什么是非屏蔽电缆(UTP)? Answer: 非屏蔽电缆(UTP)是以非屏蔽双绞线组成的信号电讯,其阻抗为100O欧姆.
Q15:非屏蔽电缆主要分为几类? Answer: 非屏蔽电缆主要分为下列几类:一类电缆(1MHz)主要用于模拟电话ISDN。二类电缆(4MHz)主要用于IBM Token Ring网。三类电缆(16MHz)主要用于10Base-T,100 Base-T4 应用,四类电缆(20MHz)主要用于10Base-T.100 Base-T4 应用,五类电缆(100MHz)主要用于10 BaseT,100BaseT4 100Base-TX应用,超五类电缆(100MHz)主要用于10BaseT,100BaseT4 100Base-TX应用,相对于五类,超五类对近端串扰(NEXT),等效远端串扰(PSELFEXT),及衰减有更高要求。六类电缆(250MHz),主要用于1000Base,T2千兆网应用,相对于超五类它对NEXT,PSELFEXT及衰减也有更高要求,七类电缆主要针对600MHZ的传输应用上。
Q16: 什么是屏蔽电缆(FTP/ScTP)? Answer: 屏蔽双绞电缆(ScTP)是指以四对双绞线组成的电缆,而再配置屏蔽层以减低EMI干扰,屏蔽电缆一般被简称为ScTP或FTP电缆。
Q17:什么是屏蔽双绞线电缆? Answer: T这种IBM布线系统说明书中定义的150欧姆的双绞线主要用在令牌环网的网络中。在这种150欧姆的屏蔽双绞线里面的双绞线分别用一块箔屏蔽然后用硅氧烷固定液封装。术语“屏蔽双绞线”(STP)最经常指的是不显露在外面的麻花状的导线屏蔽。这个屏蔽主要是为了使电磁干扰和对串音的敏感性降到最低。150欧姆的屏蔽双绞线并不是为以太网度身制造的,但是以太网标准说明了如何改造而使之适应10Base-T、100Base-TX以及100Base-T2的使用。以太网通过安装特别的匹配转换器的阻抗或者是“平衡非平衡适配器”来使100欧姆阻抗的以太网收发器转变成150欧姆阻抗的屏蔽双绞线电缆。各种不同型号的150欧姆的屏蔽双绞线是通过一个“类型”编码来进行区分的。最初的IBM布线系统说明书中定义了1,2,6,8,9共5类屏蔽双绞线来支持频率为16MHz的令牌环网。不久,IBM布线系统又增加定义了1A,2A,6A和9A共4种STP-A电缆来支持功率为100MHz的FDDI网络。后缀“A”意味着增强了IBM的布线系统。1类是IBM布线系统中最经常被使用的深黑色的电缆,同典型的含有4股线的UTP和ScTP的相比,它只包含2对线。需要注意的是100Base-T4和1000Base-T不能改造而使用STP因为他们需要使用的是4对线的电缆。
Q18:什么是同轴电缆? Answer: 同轴电缆是一种通讯电缆,电缆结构为以实心铜体为芯外包着一层绝缘材料,这层绝缘材料用密织的网状导体环绕,网外又再覆盖一层保护性材料,有二种广泛使用的同轴电缆一一为50欧姆电缆,用于数字传输,由于多用于基带传输,也被称为基带同轴电缆;另一种为75欧姆电缆,用于模拟传输。同轴电缆可支持极宽频宽和具备极好的噪音抑制特性,故可同时传输数据、话音及影象,在以太网络中有两种同轴电缆,一为粗缆(Thicknet) 而另一种为细缆(Thinnet)。
Q19:什么是粗电缆网? Answer: 粗电缆网就是用50欧姆“厚”(10毫米)的同轴电缆来布线的10BASE5的以太网。10BASE5是第一代以太网系统,支持在最大500米的范围内10Mb/s的传输速率。粗以太网的同轴布线每2.5米就有一个“标志”,指出这是10BASE5中的将工作站连接到网络的收发器的正确安装位置。收发器可以放置在任意的2.5米的距离上,任何微小的信号反馈都会降低这段布线的传输质量。而在以太网布线中每隔2.5米就现的露在外面的亮黄色外皮和黑色装饰标识了收发器的安放点。10BASE5的收发器是附在一个夹子上,用来物理上和电路上连通布线系统。他们也被叫做“收发器栓”因为他们的连接过程就象是打开栓子一样,通过布线系统中的一个洞来实现电的连接.这些收发器被叫做“不停的水龙头”因为连接可以在不中断流量的情况下就与动态网络之间完成。标准的10BASE5同轴电缆布线允许每一段上长度不超过500米,最多有100个收发器以任意2.5米的距离连接网络。一个10BASE5段可以由布线系统中单独一个连续部分组成,也可以由系统中首尾相连的多个部分组成.如果使用多个部分,那可能将导致“阻抗不搭配”----由于不同部分的阻抗有微小的不同而引起的。当这种现象太多的时候,这些不搭配就会导致信号反馈,进而产生位错误和帧丢失。如果一个段由不同部分组成,则这些部分经常都是使用的同一轴线,这样才能确保布线后该段的每一部分都有一致的阻抗
Q20:什么是细缆(Thinnet)? Answer: 细缆,也叫做细以太缆,是一种50欧姆(5毫米)的同轴电缆,主要应用于10BASE2的以太网,支持在最大185米的范围内10Mb/s的传输速率。10BASE2的细缆相比10BASE5的粗缆具备便宜,轻便,柔软,易于安装等优点。然而,细缆在传输特性上不如粗缆。它的最大支持长度只有185米(10BASE5则是500米)而且每一段上最多只能支持30个工作站(10BASE5可支持100个)。10BASE2的收发器(MAU)连接到网络上是通过一个“T型BNC接头来串接”,而不是象10BASE5那样利用AUI接头来串接。象其名字一样,T型BNC接头在形状上象英文字母“T”。在这个“T”的水平部分包含一母头,它与位于每段布线系统末尾的公头紧密配合。在这个“T”的垂直部分则是公头,它连着任意一个工作站或者是外部的细以太收发器,最后通过一个标准的连接单元接口连到网络信息中心。如果工作站从网络上移除,那么这个“T”型的BNC接头同时也被移除,而再用一个桶型的同轴电缆插件来取代,提供一个直连通路。每一个10BASE2同轴段的尾端都必须用一个50欧姆的同轴接头来端接。从安全原因上来考虑,每一段都要有一根地线连接到地,特别是每段末尾处的接头位置.
Q21:什么是 CATV 电缆? Answer: CATV电缆是指75欧姆的同轴电缆,主要用作传输电视讯号,亦可适用于10Broad36网络,CATV的全称为CommunityAntennaTelevision。基本上,CATV电缆是用作宽带传输,有别于其他以太网物理层所采用的基带传输,宽带布线系统可将频带分割成不同频谱,而再通过不同频带去提供不同服务,此种技术已于有线电视广播上广泛采用,在同一电缆上同时提供多种电视频道,由于每一频道都占用不同频带,所以能够互不干扰.
Q22:什么是双轴电缆(Twinaxial)? Answer: 双轴电缆具有2个中心铜体,每一个铜体外包一层绝缘材料,这层绝缘材料再用密织的网状导体环绕,而二组导体的网外再覆盖一层保护外套。双轴电缆与一般同轴电缆性能一样,除了双轴电缆有两根中心铜体而同轴电缆只有单一铜体,与双绞线不同。同轴电缆采用不平衡传输方式,而150欧姆的同轴电缆亦常被称为short haul电缆,主要用于千兆网传输,双轴电缆较双绞线传输性能更佳,但它一般只能支持不超过25米的传输距离,而它的数据传输速度可达至1.25G
Q23:什么是光导纤维电缆? Answer: 光纤电缆是一种新技术,它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通过玻璃纤维传输,到达终点后再重新转换为电信号.它被以下的以太网媒体系统用做传输媒介: FOIRL、10Base-FL、10Base-FB、10Base-FP、100Base-FX、1000Base-LX 和1000Base-SX。光纤电缆是由3个同心层构成:中间的核心是光纤,光就是从这里传输的。再外面的覆盖层充满了材料,这些材料的折射率比中间的要低,这对在中间传输的光起了一个限制的作用,最外面的“保护层”,也可以说是“缓冲器”,对里面的中间层和覆盖层起到保护作用。我们建议于水平架设里应考虑采用多模光纤电缆用于内部的局域网。多模光纤电缆可容纳数百模,不同的光的参数叫做“电子波导”。我们推荐最小的6芯电缆,当然12芯的最好。电缆在非主要防火区可以采用聚氯乙烯或riser级来作护套材料。而防火区域则需要防火级别的护套材料。光纤连接器有单向(ST)或固定类型(ST)的连接器,有树脂填充式及压线式两种可供选择.LIU盒放在光纤的终点上。光纤电缆技术是计算机应用和无线电网络通讯技术的未来趋势。光纤电缆的高容量可以支持各种各样的视频,数字技术和互动服务。受益于光纤电缆,架设水平的通向中央集线器和中枢的工作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光纤电缆同时也去除了使用铜质电缆所头疼的距离和分配问题。光纤电缆还可以避免电磁干扰,近端串扰,无线电频率干扰,阻抗不匹配,回路及传输频率出现偏差等问题。同时光纤电缆很稳定,也可以实现特定的优先传输,而这些在使用铜制电缆的时候总是出现问题。当遇到特别操作模式的时候,光纤电缆亦具备特别的能力来应付带宽需求。
Q24:什么是多模光纤电缆? Answer: 多模光纤电缆容许不同光束于一条电缆上传输,由于多模光缆的芯径较大,故可使用较为廉宜的偶合器及接线器,多模光缆的光纤直径为50至100米。基本上有两种多模光缆,一种是梯度型(graded)另一种是引导型(stepped),对于梯度型(graded)光缆来说,芯的折光系数(refraction index)于芯的外围最小而逐渐向中心点不断增加,从而减少讯号的振模色散,而对引导型(Stepped Inder)光缆来说,折光系数基本上是平均不变,而只有在色层(cladding)表面上才会突然降低引导型(stepped)光缆一般较梯度型(graded)光缆的频宽为低。在网络应用上,最受欢迎的多模光缆为62.5/125米,62.5/125米意指光缆芯径为62.5米而色层(cladding)直径为125米,其他较为普通的为50/125及100/140。相对于双绞线,多模光纤能够支持较长的传输距离,在10mbps及100mbps的以太网中,多模光纤最长可支持2000米的传输距离,而于1GpS千兆网中,多模光纤最高可支持550米的传输距离。业界一般认为当传输距离超过295尺,电磁干扰非常严重,或频宽需要超过350MHz,那便应考虑采用多模光纤代替双绞线作为传输载体。
Q25:什么是单模电缆? Answer: 单模光纤具备10 micron的芯直径,可容许单模光束传输,可减除频宽及振模色散(Modal dispersion)的限制,但由于单模光纤芯径太小,较难控制光束传输,故需要极为昂贵的激光作为光源体,而单模光缆的主要限制在于材料色散(Material dispersion),单模光缆主要利用激光才能获得高频宽,而由于LED会发放大量不同频宽的光源,所以材料色散要求非常重要。单模光纤相比于多模光纤可支持更长传输距离,在100MBPS的以太网以至这行的1G千兆网,单模光纤都可支持超过5000m的传输距离。从成本角度考虑,由于光端机非常昂贵,故采用单模光纤的成本会比多模光纤电缆的成本高。
Q26:什么是RJ-45水晶头? Answer: RJ45水晶头主要用于端接双绞跳线,通用于设备间或水平子系统的现场端接,一个RJ45水晶头具备8针,所以亦被称为8针水晶头,一个阳性Cable, RJ45水晶头一般会用作双绞线的端接之用,而一个隐性(famale) RJ45水晶头一般会用于分线器上。
Q27:什么是IBM的布线系统? Answer: 最初的IBM布线系统说明书中定义了1,2,6,8,9共5类150欧姆的屏蔽双绞线电缆来支持频率为16MHz的令牌环网。同时它也定义了100欧姆的3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以及5类和5J类的光纤。不久,IBM布线系统又增加定义了1A,2A,6A和9A共4种STP-A电缆来支持频率为300MHz的FDDI网络。后缀“A”意味着增强了IBM的布线系统。最初的IBM布线系统是在IBM第GA27-3773期出版物定义的。而后来增加的,也就是STP-A则在TIA/EIA 568-A中被定义。一般地,术语“屏蔽双绞线”用指具备屏蔽层的双绞线缆。每一对缆芯设有单对屏蔽。“STP”的简称主要是指由IBM布线系统说明书定义的用在令牌环网内的150欧姆的屏蔽双绞线。不要把150欧姆的STP同在以太网中使用的“ScTP”或“FTP”混淆起来。Type1(1#)的STP是一种黑色外套电缆,主要在IBM的布线系统中使用。它包含2款屏蔽的数据级的双绞线缆。Type2(2#)的STP除了含有4对“音频级”的双绞线缆外其它的和Type1(1#)的结构基本一样。1类STP所采用的2对数据线是为了类似令牌环网的应用而设计的,而1类4对音频线缆主要用作电话传输用途。2类STP可以实现用一根电缆来通到每个办公室来支持数据和声音的双重传输。Type6(6A)和9(9A)STP由2对更小规格的双绞线构成,这样可以更好的满足那些需要灵活布线的应用。6类主要用于短距离的跳线,9类线则主要用于连接工作站的适配器和墙上的插座。8类电缆是由2组平行的屏蔽线构成。这些平行的线对代替了互绞图形规格的设计,这样减小了线的厚度。使得8类线更加适合于那些线布在地毯下面的办公室环境。IBM的3类线同3类“非屏蔽双绞线”相似,主要用于10Base-T以太网。同150欧姆阻抗的STP线相比,它的阻抗是100欧姆。它采用4对绞线而STP只采用2对作传输。
Q28:什么是跳线的弯曲直径? Answer: 根据TIA/EIA-568-A10.6.3.2要求,跳线的弯曲半径不可超过水平线缆直径的4倍,在配线架及数据出口的背板经常需要端接,由于线缆必须稳固电缆位置,需要考虑如何保证不会超过规范要求。而配线架的前面及工作区内由于需要经常弯曲电缆半径,改变工作站位置,根本很难固定跳线位置,因难以保证能否按照要求放置跳线,但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处理跳线时,必须确定跳线不会经常被扭结而产生磨损,从而降低跳线产品质量.
Q29:什么是Plenum/Non-plenum电缆? Answer: 在美国市场中的STP及UTP电缆一般有两种护套,一为Plenum防火级而另一种为non-plenum非防火级。当plenum电缆于燃烧时会释放出较少量有毒气体,因此美国有关机构会要求所有发热,抽气及空调通道均需铺设plenum电缆。而除此之外,其他地方则可考虑铺设非non-plenum电缆,non-plenum电缆一般采用PVC材料。
Q30:安装距离指的是什么? Answer: 对每一个节点来说安装受到一个总长为328英尺(合100米)的电缆距离的限制。任何超过这个328英尺的最大距离都会产生信号丢失。在同一工作频率上,我们可以通过安装更高等级的电缆和终端硬件来使最大距离增加到492英尺(合150米)。
Q31:什么是568B线序? Answer: 568B线序是在众多安装中最常被采用的接线方式,568B通常会用于多媒体工作站,数码电话出口,采用568B接线方式会大大减少网络设备出现的错误接线。
Q32:什么是Demarc? Answer: Demarc代表分线点是用作室外电缆与室内电缆交接的分线中心。
Q33:什么是电缆拓扑结构? Answer: 线拓布图是描述网络的工作站如何连接,每一种拓扑结构都各有好处及弊端,结构布线系统一般采用星形拓扑结构,布线拓扑结机主要分为三种,一为总线型Daisy Chain,二为巴士站式,三为星形,一般计算机网络只采用一种布线拓扑方式。ARCNET有时会采用Bus及星形两种拓扑结构,办公室的电话系统一般亦采用星形结构(每一电话配备一分机)而家居电话(一条分机内线)也大都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
Q34:什么是拓扑结构? Answer: 在总线型Daisy Chain拓扑结构中,每一工作站会利用一根电缆与其上游或下游的设备直接连接,Phonenet及Etherwave是采用Daisy Chain的拓扑结构。DaisyChain拓扑结构的好处是容易将所有设备连接在一起,相对于其他布线方式会采用更多电缆,同时在整个布线网上可随时配置新的设备。但DaisyChain拓扑结构的弊端是如果网络中游的电缆出现性能问题,整个网络会瘫痪,同时如果在网络中段加插任何设备均会导致所有网络暂时不能运作,一般这种网络会在室外环境采用,因而电缆很容易被损害而导致网络瘫痪。
Q35:什么是巴士站拓扑结构? Answer: 在一个BUS的布线方式中,所有工作站都与同一线缆连站,而采用这种接线方式正是以前最受欢迎的10BASE2及10BASE5以太网,而Arcnet亦采用BUS布线方式。BUS布线的好处是消耗较少量的电缆,因为你只需将工作站串连在一起,同时由于没有集线器,所以不会发生中心点出现故障而令网络瘫痪的现象。BUS布线的弊端是较星形布线更容易出现网络瘫痪,而且当出现网络问题,往往较难去追踪问题的症结所在。 |